電信網絡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,利用手機短信、電話、網絡電話、互聯網、信函、報紙等傳播媒介,通過銀行柜臺、ATM機、電話銀行、網絡銀行或替它支付手段,以非接觸的方式完成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案件。其主要形式為:手機短信詐騙、電話詐騙、網絡詐騙。為提高師生防范意識,避免上當受騙,我們對近年來學院發生的典型案例進行了匯總,整理了8種常見電信網絡詐騙類型及防范措施,供大家學習借鑒。
一、網絡購物詐騙。網購詐騙主要有三種形式:釣魚網站詐騙,受害者在進行網購時,網頁出現釣魚網站鏈接,受害人點擊鏈接后,購物款被直接轉至不法分子賬戶;預付費用詐騙,不法分子在互聯網上發布虛假廉價商品信息,受害人要求購買后,不法分子就要求受害人先墊付“預付金”、“手續費”、“托運費”等,受害人付款時,不法分子通常謊稱付款不成功而要求受害人多次進行付款操作,造成受害人重復付款,卻根本收不到貨物;貨到付款詐騙,受害人購買物品后,不法分子打電話謊稱貨物已到達受害者所留地址附近,誘騙受害人先付款再收貨,受害人付完貨款后,賣家和貨物卻全都消失。
防范建議:1.網上購物風險大,保障措施不可少。購物匯款要仔細甄別真假網站,認真核對網址,不要點擊來源不明的鏈接。2.了解網購規范程序。正規的購物網站會通過“支付寶”、“財付通”、“安付通”、“快錢”等網上第三方支付平臺來交付款項,付款有保障。絕不泄露動態支付密碼,不要向對方提供的賬號轉賬匯款,一般情況,若對方避開網上支付平臺,誘使購物者直接通過網銀轉賬或到銀行ATM機直接打款到其提供的銀行帳號,一般為詐騙。
二、冒充司法人員詐騙。不法分子冒充金融部門、公安機關、檢察機關、法院等工作人員,聲稱受害人涉嫌違法犯罪,以事主個人信息泄露,銀行賬戶涉嫌洗錢、惡意透支、毒品犯罪或需要調查等為由,要求事主將銀行存款轉至對方提供的所謂“安全賬戶”審查為由實施詐騙。經過“多部門”連番恐嚇,步步誘騙,使受害人將錢款轉入不法分子提供的賬戶中。
防范建議:公安局、檢察院、法院、社保、醫保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履行公務,需要向公民詢問情況時,一定會持相關法律手續當面詢問當事人并制作相關筆錄,目前公安局、檢察院、法院等部門均未設立“國家安全賬戶”等名目的銀行賬戶。所以,當有人自稱是上述機關工作人員打電話告知你涉嫌某種犯罪,并要求你將存款轉存到所謂的“安全賬戶”以進行所謂核實、保全資金的,都是詐騙行為,切勿上當。
三、盜用QQ詐騙。不法分子事先用病毒軟件盜取他人QQ號碼,并錄制QQ號原主的視頻。接下來不法分子用盜取的QQ號上網尋找作案目標,冒充QQ號原主與其親友聊天,播放QQ號原主的視頻博取信任,隨后發布因某事急于用錢的信息,要求受害人將錢匯至指定賬戶。
防范建議:及時安裝、升級防、殺毒軟件,遇上述情況一定要通過電話等其它通訊聯絡方式與好友直接核實,而不應輕信網絡即時視頻。
四、虛構中獎詐騙 。不法分子利用短信、博客、論壇、游戲、QQ、郵箱等網絡空間發布虛假中獎信息,然后以交納稅金、手續費等借口誘使受害人將錢款轉至指定賬戶,實施詐騙。
防范建議:“天上不會掉餡餅”,增強主動防范意識,拒絕不明虛利誘惑,如果對方提出領獎要先交費,那一定就是詐騙了。
五、網上貸款詐騙。以短信形式向手機用戶發送低息免擔保貸款信息,然后利用事主急需流轉資金的心理進行詐騙。
防范建議:千萬不要貸款未到手,反而被騙去所謂保證金、手續費。切莫輕信免擔保,低息貸款,貸款應到銀行信貸等金融部門申請辦理,辦理時應先審查對方資質。正規金融機構是不會向在校學生發放貸款的,助學貸款要具備相應的條件,要家鄉民政部門和學校出具證明方能到銀行辦理。
六、網上兼職詐騙。犯罪分子利用QQ、貼吧等發布網上代刷流量有報酬和兼職刷信譽返利等詐騙信息,對受害人學歷及工作經驗無任何要求,報酬豐厚,誘惑力較大。上當者多為社會經驗不足、防范意識差的年輕人。 其中淘寶刷鉆、手機充值卡刷信譽及游戲點卡刷信譽是最常見的三種兼職代刷騙局。此類騙局多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等渠道發布信息,隨后用人工欺詐與釣魚網站相結合等方式實施欺詐。
防范建議:此類網絡詐騙之所以屢屢得手,首先在于騙子利用淘寶網、QQ、微博等正規的網絡平臺發布信息,以降低人們的防范戒備心;另外,詐騙者往往打出“高回報、低門檻”的提成誘惑,將目標瞄準學生、無固定職業和低收入者,利用這些群體急于賺錢和貪小便宜的心理實施詐騙,特別要當心騙子先發小額利潤,騙取你的信任,然后找借口要你匯款,逐步落入詐騙的陷阱。
七、利用網絡游戲裝備及游戲幣交易進行詐騙。本類詐騙常見的詐騙方式:一是低價銷售游戲裝備,犯罪分子利用某款網絡游戲,進行游戲幣及裝備的買賣,在騙取玩家信任后,讓玩家通過線下銀行匯款的方式,待得到錢款后即食言,不予交易;二是在游戲論壇上發表提供代練,待得到玩家提供的匯款及游戲賬號后,代練一兩天后連同賬號一起侵吞;三是在交易賬號時,雖提供了比較詳細的資料,待玩家交易結束玩了幾天后,賬號就被盜了過去,造成經濟損失。
防范建議:不要輕信網游中認識的一些“戰友”,尤其是要警惕這種先付款后交貨的交易方式。如果確實需要,可通過正規的途徑購買玩游戲時所需的一些道具或游戲幣。不過還是要提醒同學們,游戲只是一種休閑娛樂的方式,切不可沉迷于此,與其不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提高自己的等級和裝備,不如多點運動,多看點書。
八、針對各種資格、等級考試的網絡詐騙。不法分子通過網絡、電話、短信、在校園里張貼小廣告等方式發布虛假信息詐騙,聲稱可以提供諸如專轉本考試答案、英語四、六級、計算機二、三級考試真題及會計師、人力資源師、秘書證、導游證各種各樣的等級、資格考試的答案,并保證答案的正確率和考試不過就退錢等承諾,等收錢后就逃之夭夭或提供假答案應付了事。
防范建議:各種考試的答案,在考前都屬于國家秘密,會受到嚴格的保護,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的,極有可能觸犯刑法,構成犯罪。所以,同學們千萬不要在網上購買非正當產品,如手機監聽器、畢業證書、考題答案等等,要知道在網上叫賣這些所謂的“商品”,幾乎百分百是騙局。只有努力學習,以自己的真才實學通過考試才是正道。
保衛處鄭重提醒:
1.要保持清醒頭腦,勿生貪財之念,不要幻想天上會掉餡餅。
2.主動學習和掌握防騙知識,自覺抵御誘惑,增強防騙識騙能力。
3.遇有疑惑,要及時向家長、老師或同學咨詢商量,切勿一時沖動上當受騙,后悔莫及。
4.一旦發生電信網絡詐騙案件,必須第一時間向班主任、輔導員報告或向校園110(電話83294110)報案,有保衛處負責與公安機關聯系,組織調查。